空气冷却淬火工作台

空气冷却淬火工作台

空气冷却淬火工作台


  空气冷却淬火工作台Air Quenching Table根据冷却方式分为自然冷却淬火台和强制通风淬火工作台,淬火工作台由加厚不锈钢受热面版、可调式支架或者移动式支架构成。强制通风淬火工作台工作台由镂空式工作台,风源由压缩空气机或鼓风机/高速风机产生,布置于工作台底部或侧边,利用高速气流对加热后的工件进行快速冷却。这种方式冷却速度相对较慢,但避免了水淬可能产生的热应力集中和裂纹问题。因此,风淬更适用于小型、薄壁或形状复杂的工件,以及那些对变形控制要求较高的材料。


  空气冷却淬火台/热处理风冷淬火是通过控制冷却速度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组织结构的工艺方法,适用于合金钢、工具钢等材料。工艺核心在于利用高速气流带走热量,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或贝氏体,提升材料硬度与耐磨性。该技术的关键参数包括冷却介质流速、温度梯度分布、工件摆放方式以及相变临界点的控制。


  强制通风冷却淬火是通过将奥氏体化工件浸入特定介质连续冷却至室温的金属热处理工艺,主要用于批量零件的连续光亮淬火、退火、固溶处理及调整工件机械性能。常用介质包括水、油和专用淬火剂,碳素钢多采用水性介质,合金钢则多用油性介质。



  金属材料在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后,需立即进入风冷环节。冷却速率必须高于临界冷却速度,防止珠光体或铁素体形成。通常选用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风速控制在15-30m/s范围内,特殊合金需采用氮气保护下的循环冷却系统。工件表面与心部的温差应保持在200℃以内,避免残余应力超标导致变形开裂。

  工艺实施包含六个关键阶段:装炉定位需保证工件间距大于截面厚度的1.5倍,确保气流均匀覆盖;初始冷却阶段采用梯度降温法,前30秒维持80%风速,随后切换至全速模式;温度监测点布置遵循三区九点原则,分别在工件表面、过渡区和心部安装热电偶;相变监控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当材料进入Ms点(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时启动缓冷程序;终冷温度应低于50℃,防止自回火现象;卸料环节需使用防氧化涂料喷涂,隔绝空气接触。

上一篇:淬火槽循环冷却系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