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淬火介质之氯化钠水溶液
常用淬火介质之氯化钠水溶液
氯化钠(NaCl)的质量分数为10%~15%,使用温度一般控制在60℃以下。氯化钠水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与密度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氯化钠溶液的密度 (20 ℃ )
密度 (g/cm 3 ) |
NaCl 的含量 | ||
% | g/l | Mol/l | |
1.005 | 1 | 10.1 | 0.17 |
1.013 | 2 | 20.3 | 0.35 |
1.020 | 3 | 30.6 | 0.52 |
1.027 | 4 | 41.1 | 0.70 |
1.034 | 5 | 51.7 | 0.88 |
1.041 | 6 | 62.5 | 1.07 |
1.043 | 7 | 73.4 | 1.26 |
1.056 | 8 | 84.5 | 1.44 |
1.063 | 9 | 95.6 | 1.63 |
1.071 | 10 | 107.1 | 1.83 |
1.078 | 11 | 118.0 | 2.02 |
1.086 | 12 | 130.0 | 2.22 |
1.093 | 13 | 142.0 | 2.43 |
1.101 | 14 | 154.0 | 2.63 |
1.109 | 15 | 166.0 | 2.84 |
1.116 | 16 | 179.0 | 3.06 |
1.124 | 17 | 191.0 | 3.27 |
1.132 | 18 | 204.0 | 3.48 |
1.140 | 19 | 217.0 | 3.71 |
1.148 | 20 | 230.0 | 3.93 |
1.156 | 21 | 243.0 | 4.15 |
1.164 | 22 | 256.0 | 4.38 |
1.172 | 23 | 270.0 | 4.61 |
1.180 | 24 | 283.0 | 4.84 |
1.189 | 25 | 297.0 | 5.08 |
1.197 | 26 | 311.0 | 5.32 |
配制方法:在装有室温清水的淬火槽中,按每1m³加入80kg氯化钠的比例,根据水的体积,加入氯化钠,用搅拌器搅拌20min左右,待完全溶解后,采用刻度为1.0~1.1g/cm³的密度计进行测量。如密度计刻度值小于1.073 g/cm³,则加入适量氯化钠(NaCl);如密度计刻度值大于1. 1g/cm³,则加入适量室温清水搅拌片刻,进一步测量氯化钠水溶液质量分数,直至达到规定要求。
氯化钠水溶液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如下。
①氯化钠水溶液的使用温度不要高于60℃,否则会降低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
②定期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量,及时添加氯化钠或清水,确保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在10%~15%之间。
③定期清除溶液内杂质和表面的浮油,保证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
④采用该介质进行淬火时,工件入水瞬间经常会有少量热水溅出,操作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注意安全。
⑤蒸汽膜因盐的加入而提高了破裂强度,在650~550℃区间的冷却能力约为水的10倍,使钢件淬火后的硬度高而均匀。
⑥冷却能力受温度的影响较水为小。水中加入NaCl,当工件淬入水中后,会立即在工件四周表面形成结晶盐粒并发生爆裂作用,从而破坏了蒸汽膜及氧化表面,使冷却速度大大加快,所以在这类水溶液中淬火,工作容易淬硬,不易造成软点或软带,淬火后工件表面比较光亮。
氯化钠水溶液淬火的缺点是200~300℃区间的冷却速度仍然很大,易造成淬火缺陷。
另外,还有10%NaOH水溶液,它在高温区间的冷却能力比NaCl水溶液还大,而在低温与水相似。
它可以与已氧化的工件表面作用而析出氢(H),使氧化表面易脱落。淬火后工件呈银灰色,表面较洁净。
缺点是:腐蚀性大,对工件、设备和操作者均有影响。
上一篇:常用物质的比热容和密度
下一篇:淬火的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