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碳棒的安装
硅碳棒的安装
硅碳棒的安装方法通常有3种:上下水平安装、上部水平安装和两侧垂直安装。当用上下水平安装硅碳棒时,炉内温度分布比较均匀,但炉底板下面的硅碳棒容易发生过热和过早损坏现象。 上部水平安装方式可避免上下水平安装的缺点,但当炉膛较高时,炉膛上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温差,因而此法适用于炉膛高度较小的电炉。两侧垂直平行安装硅碳棒,也可避免上下水平安装时炉底板下面的硅碳棒的过早损坏,但也不易达到炉内上下温度完全均匀。

图 硅碳棒的安装方法
a)水平安装 b)上部水平安装 c)垂直安装
安装硅碳棒时,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配组安装和断棒补装前要对标志电阻值进行严格检查,如发现电流不平衡,可用电桥或电流电压表重新测量电阻,测定温度约1400℃。
2、多支配组使用时,电阻值允差不得大于±20%。
3、炉膛内潮湿时,可先用旧棒烘干后再换安新棒,以免棒体老化,延长使用寿命。
4、由于棒体性脆,无论在安装或拆卸时都应认真操作。如弯曲程度过大,切勿硬装,以防折断。
5、硅碳棒在炉内的安装一般是布置在炉膛四周、炉底或垂直于两侧。硅碳棒的水平安装和垂直安装。
6、无论水平或垂直安装都必须严格同心,引出砖的相对孔径误差不得大于2mm?3mm。
7、安装时棒体发热部分的长度应相当于炉膛
净空尺寸。元件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D(D系冷端部直径),以减少相互辐射。元件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应在1.5D以上。硅碳棒安装的距离要求见表:
表 硅碳棒安装的距离要求(mm)
发热部直径 | 发热部之间最小距离 | 发热部与炉墙或工件间最小距离 |
Φ6 | 25 | 19 |
Φ6 | 33 | 25 |
Φ12 | 50 | 30 |
Φ14 | 58 | 44 |
Φ18 | 75 | 57 |
Φ25 | 103 | 79 |
Φ30 | 124 | 94 |
8、为保证端部正常导电,冷端部应伸出炉墙外50mm左右。炉墙上的耐火管的内径应为棒体冷端部直径的1.5倍左右。
9、紧固夹头螺母时,最好使用梅花扳手,这样不易使棒体受力过大而遭折断。
10、接线后的硅碳棒应留有轴向膨胀伸缩的余地,一般夹子接线采用金属编织软线或高温电线,最好再套上高温瓷柱。
11、硅碳棒与引出砖之间应填石棉线或耐火纤维,以减少热损失。有时为了密封引出孔,紧上密封罩后,再在接缝处涂以桐油石灰涂料。
12、在冷端部外面安装上冷却水箱,即可密封炉体,也可防止端头严重发热。
13、金属夹子与冷端部要保持良好接触,以防产生电弧,烧坏棒头。夹子内可衬垫铝层,增加接触面积,但不能用铜,因在使用过程中会使镀铜层氧化而增加接触电阻。
14、夹子一般采用镍铬不锈钢带材料制成,也可采用厚2mm铝片。由于铝片柔软,与硅碳棒接触好,不打火,直至最后损坏时,还不致损坏硅碳棒。常用硅碳棒夹子尺寸见表。
表 硅碳棒夹子尺寸 (mm)
冷端部直径D | 夹子尺寸 | |||||
a | b | c | g | e | L | |
Φ14 | 14 | 20 | 5 | 20 | 5 | 17.5 |
Φ18 | 18 | 25 | 5 | 20 | 5 | 22 |
Φ22 | 22 | 25 | 7 | 25 | 8 | 24 |
Φ28 | 28 | 25 | 10 | 25 | 8 | 29 |
Φ38 | 38 | 30 | 12 | 30 | 8 | 35 |
Φ45 | 45 | 30 | 15 | 30 | 8 | 43 |

图 硅碳棒用引线夹子